来源:北大青鸟总部 2021年03月25日 16:24
第一类,经常互相表达爱意的家庭
大部分家长觉得,在孩子面前表达夫妻间的爱意非常尴尬,加之害羞,就越发不敢表达,甚至有时候情难自禁也会回避孩子。其实孩子是需要这种氛围的,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家庭是充满爱的,如果各位家长能放开尴尬(俗话说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是恩爱的,父母也是爱自己的。那么孩子就能在家庭中学会爱与被爱,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第二类,懂得互相尊重的家庭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一个误区,就是把孩子只当做孩子,并以此为借口不去信任孩子,认为孩子什么都做不好,也不让孩子去做事。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觉得在家庭中没有地位因为自己说的任何东西都不会被认可从而对自己失去了自信心和动手能力。其实在家庭中尊重是互相的,家长只要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孩子就有了更多机会去尝试和锻炼自己,未来自然会有更好的发展。
第叁类,学习氛围浓厚的家庭
在家长抱怨孩子学习方面不努力的时候,请家长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家看手机,玩游戏,看电视剧从来不学习。家长要给孩子起到表率作用,如果家长自己都自由散漫,那么有什么说服力来让孩子好好学习呢?如果家长能从自身做起,在家庭中创造浓厚的学习环境,那么孩子也能受到影响,开始热爱学习。
第四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人生导师,家长的很多习惯会映射在孩子身上,例如有些家长说话声大并且带脏字,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会受到影响,从而也学会大声叫嚷说脏话。如果家长能把握分寸,在孩子面前起到表率作用,给孩子带个好头,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那么自然而然,孩子也会变得更加优秀。
第五类 绝不把孩子当出气筒
有些家长在自己遇到不顺心的事回家后无处发泄,就会因为孩子的一点小错误大发雷霆,把所有怒气都发泄在孩子身上。家长要明白,情绪对孩子成长是有影响的,如果家长长期的把这些情绪发泄给孩子,很容易让孩子的性格发展走向极端。不是像家长一样暴躁就是变得唯唯诺诺。如果家长能调节自己的情绪,给孩子一个相对好的成长环境,避免孩子情绪受到波动影响。在长期的积极作用下,孩子也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成为一个更理智的人。
所以总结一下就是,很多时候,家长教育孩子并不不仅要在孩子身上使劲,更多的应该先做好自己,毕竟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才是最关键的。